前言
焦兴涛 何桂彦
当代雕塑何为?“新雕塑”如何成为可能?当代雕塑秉承的文化逻辑是什么,它的发展路径是怎样的?这些问题,一直是“明天”雕塑奖希望去探讨的。我们也希望青年雕塑家们用他们的创作去面对当代雕塑的挑战。“明天”雕塑奖从2013年成立以来,致力于奖掖那些具有艺术才华,且富有探索精神的青年雕塑家。今年是第五届,过去四年,已推荐了近一百位艺术家,在未来的展览中,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年轻艺术家能通过这个平台被艺术界关注,成为新一代的佼佼者。
本届展览的学术论坛,我们拟定的主题是“当代雕塑:范式与困境”。1980年代以来,当代雕塑的第一波浪潮是在对纪念碑雕塑的背离,对宏大叙事的拒绝,以及捍卫雕塑本体独立的运动中拉开序幕的。进入90年代后,伴随着一批年轻雕塑家的崛起,中国当代雕塑逐渐进入当代文化的建构期,即不再以单纯的形式先决与个人风格的创立为目标,而是以如何让雕塑参与当代文化的表达为己任。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,中国当代雕塑在逐渐完成语言学转向与自身线性的发展之后,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真正奠定了多元化的格局。2000年以来,当代雕塑开始涉猎身体、性别、身份、场域、时间等问题,同时以开放的姿态,吸纳装置艺术的成果,拓展了既有的雕塑边界。所谓的范式,也就是说当代雕塑一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,但另一方面,它的风格、类型、题材,尤其是方法论意识也在迅速的固化。直白的说,就是会存在一些套路,抑或是策略。
“范式与困境”希望直面当代雕塑内部存在的问题。譬如,近年来,当代雕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观念雕塑,而且,许多观念作品是从质疑雕塑的本质入手的。许多雕塑家从时间、过程、偶然性,甚至通过大量“无意义的劳作”来创作雕塑。然而,有一种后果是我们需要预计的,那就是,最前卫的观念雕塑有可能最后是反雕塑的。这无疑是一个悖论。就像杜尚在追问“什么是艺术的本质”的时候,最终却走向了“反艺术”。事实上,当时间、过程、观念替代了雕塑家成为意义的生产者,这一切似乎也预示着,雕塑会走向终结,至少它的形态边界会日趋模糊。于是,一个急迫的问题需要回答,在观念的介入下,雕塑艺术是否会消亡?尤其是站在学院雕塑的立场,一定会有人说,是时候保卫雕塑了。其实,在后学院化的时代,学院雕塑的出路又在何方?当然,学院雕塑与当代雕塑并不是砥砺与对抗的关系,反而可以不断地交融与转化。除了学院与当代,雕塑艺术是否还有新的可能与新的发展前景?走向公共空间、走向社区,成为一种融合建筑、环境艺术、新科技手段,并且具有交往性的、公共性的综合雕塑或综合艺术?事实上,倘若以开放与包容的心态,就会发现,在既有的范式的坍塌中,在观念化的推动下,当代雕塑不仅没有消亡,反而更加充满了活力。同时,着眼于未来,青年艺术家的锐气与突破,必将为雕塑艺术的发展注入活力,赋予新的艺术与文化内涵。
2017年4月